文:雷德瑞
今早打开电邮Email收到税务局LHDN寄来信函,其中有一项清楚说明什么有得扣税,什么没得扣。有一条特别告示:购买私人电动汽车有得扣税RM2500.00。哇噢!这么好?只可惜我没买。为什么现在政府这么看重电动汽车?只有一个理由,“环保”。过往,我们所使用的汽油燃料车,排放太多的一氧化碳,使到空气被污染,人类健康受影响,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南北两极因温度上升,冰山融化使到海水上升,造成到处逢雨必灾。
谨记!我们只有这么一个人类可住的地球,如果再不好好爱惜,不久将来,真的人类没地方可住了。那时,可能要迁居外太空,另一个星球去住。不知,在那里住得习惯吗?
回顾过往,我们无止境地破坏地球,制造无数量垃圾,破坏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源等等。试问,人类何时才会清醒?爱惜地球,加强环保意识?
自私的人类
从18世纪人类工业革命开始,自私的人类已经开始破坏地球。人类大量开采矿物,提炼大量金属品,与此同时也大量提升土地、水源、空气的污染。
1959年,塑料袋开始流行後,接着往后几年。一次性塑料袋一发不可收拾,大地充斥着不易被天然微生物降解的塑料袋,制造堆积如山的垃圾和土地污染。
汽车工业发展蓬勃,汽油燃料不断排放出一氧化碳,空气污染指数节节上升。间接恶化地球温度,空气污染指数,可视度急降。
大国竞争高端科技,在外太空注入导航系统,宇航业不只在地球上,也在外太空制造垃圾。据说,不久将来,你会听到在外太空发生意外相碰。
旅游业也如此。常言道:人所走过的路,就留下垃圾。
Covid 19疫情期间,一次性口罩、手套、针筒等等,也制造诸多垃圾。
工厂排放二氧化碳,恶化空气。金属品流入海洋,污染河、海水。这些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不时不时,你又会听见无良工厂,把有毒废料直接倒入河流,造成河水污染,使食用水被污染,无水可喝。
到底文明人类的我们,何时才会觉醒?
加强环保意识
分类循环
我们对废物“分类循环”并不陌生,这也是我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的课题。不过,我国人民好像还没做好准备,也不清楚如何分类。因此,政府也不敢太强硬对付国民。这也就造成今天的我们,漠视环保。无论如何,我国迟早有一天会执行“分类循环”环保行动。让我们先开始落实执行吧!当那一天政府正式落实,我们已经有这意识了,也得心应手。
回收提炼
今天我们对很多金属品能被回收再提炼并不陌生。比如,铝罐、铜线、铁器等等。这些物品有公司出价收买再循环,我们都有这样的意识, 也很了解其意义。不过,对其他如,纸张、玻璃、塑料品和胶质类回收提炼,不甚了解,这有待加强这类物品的分类和回收意识。
今年文化协会之思源报也做出几方面强化环保意识如下:
1. 减少纸张印刷版,鼓励读者多应用电子版。
2. 赠送思源之友环保袋,鼓励带环保袋购物,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3. 回收旧版思源报,再循环。
冀望大家齐心竭力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