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喜见200

精选

喜见200

文:廖克民

关心卫生部总监每天傍晚汇报确诊人数的新闻已成为大马人的生活习惯。我们几乎每天守住媒体的报道,到底当天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是攀升,抑或大幅度下降?是否又有人因新冠肺炎而导致死亡?这样追踪数字,在过去的一年来说,是大马人,甚至全世界成了首要关注。一场疫情,让网络发挥巨大力量的功能,使人们开始濒密在线上生活。疫情期间,大家各种捐助、各种交流、各种采购、各种新闻传送似乎都在网络上完成;在线教育和视频授课,也成了许多学生和家长越来越能接受的方式。

至于新闻媒体方面,其实,过去两三年,传统传媒,如星洲日报、中国报等皆开始转型为电子报,而东方日报更是这方面佼佼者之一。总言之,过去几年众多报馆在保留纸版之际,已扩展使用数码报道方式。当遇上这场世纪冠病疫情,可以说加速加深使用数码媒体报道,如透过面子书直播,新闻则设置本身APP,在第一时间传送,读者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收有关报道。对于纸媒来说,为了迎合读者们的需求,他们正经历脱胎换骨,促成标新立异的新传媒报道。

写到这里,想到教会出版事业,心中深感彷徨并立马汗颜。对于一个势单力薄出版背景的教会刊物,我们又如何面对一场革命性数码媒体的冲击?当笔者喜见《思源报》出版第200期,一边欢喜该报刊能走过18年纸版阅读的岁月,另一边却惆怅满怀迎向后疫情数码媒体的挑战。第200期后,应是《思源报》面对“史上”最大冲击和挑战,是否因一场疫情,一个数码时代来到,我们却踌躇不前,最终成为历史“遗产”?鉴于此,200期后是否持续茁壮成长,个人认为,最关键取决于以下四个建议:

1) 新闻记者:思源报过去18年的出版,可以说是一步一脚印累积而成的经验。在我们的编辑团队中,没有一人是从新闻系毕业,也毫无从事过编辑的工作经历。然而,如今既可顺利完成出版200期,这是上主浩大恩泽。可是,在领受恩典之际,亦须未雨绸缪。所以,当务之急是祈求早日招聘一位全职记者,这样思源报的路才能走向更阔更远。

2) 网络新闻:无可置疑,时下阅览新闻趋向主要以网络资讯为主,特别年轻一代几乎是“一机在手通天下”。因此,思源报须加速转线,加强每则新闻、文章、资讯第一时间在线上深化和广大的报道。顺应时代转变,赢得新一代读者阅读,同时亦会迅速转发有关贴文,促使思源报新闻变为普及化和大众化。

3) 新闻直播:在数码传播时代,一个单以文字报道的媒体不仅欠缺吸引力,极有可能存有逐步衰微之嫌。所以,思源报除了加强网络新闻报道,同时也可尝试新闻直播。深信在现场直播报道有关活动,必会吸引更多网友浏览,而在网络上留下的视频必供予网民的追踪和转发。

4) 足够资金:以上三个纯属理想建议,若要落实有关建议,首要条件则是思源报须拥有足够资金。然而,经营接近18年的出版事业,仍须以聘请部分时间编辑人员来操作;更令人担忧的是,本报似乎每年依然盈余不足。以财务管理来看,以上三个建议确实难以圆梦,然而,唯有信心宣告说:“我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

一场疫情肆虐,已加速数码媒体的使用。假如传统媒体仍是守株待兔心态,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这只会加快步伐走向没落。当喜出望外“思源报”出版第200期时,本文尝试大胆再次“做梦”,祈盼200期后,本报仍勇猛精进,不畏在后疫情时代勇往直前。